【隱形殺手】65歲以上人口半數患有高血壓 心臟科醫生:五成中風個案由高血壓引致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1/10/01 12:12

最後更新: 2021/10/04 10:26

分享:

分享:

65歲以上人士有高達一半人患血壓高,心臟科醫生指,近六成的心臟問題由高血壓引起,同時有五成中風情況由高血壓引致。

高血壓是指血壓持續處於高水平的一種慢性疾病,是香港非常普遍的健康問題。據衞生署進行的2014/15年度人口健康調查顯示,65歲以上人士有高達一半患有血壓高。仁安醫院心臟科專科醫生張誠謙指:

近六成的心臟問題由高血壓引起,同時亦有五成的中風情況是由高血壓引致。

血壓的控制相當重要,如何為之控制好、控制不好呢?張誠謙醫生解釋,根據最新的定義,以一般成年人來說,上壓(收縮壓)高過130,下壓(舒張壓)高過85,便會稱為有血壓高的情況。「當然在某些情況下的要求會更為嚴謹,如患有糖尿病、慢性腎病的人士,會希望上壓控制在130以下,下壓控制在80以下。而對於長者,數值就可以稍為寬鬆,上壓在140以下,下壓在90以下。」

仁安醫院心臟科專科醫生張誠謙

人體的血壓數值會因緊張、運動而有變化,所以醫生不會只以單次的數值為準。「一般都會度幾次,因為病人來到心情都會有點緊張,會令血壓上升。要在不同日子、不同時段,心情放鬆的情況下去量度才準確。」

最新影片︰喇沙書院舊生組教練團  培育師弟做學界劍擊精英

生活習慣是關鍵

針對血壓高的治療方案,張醫生指病人本身的自律性非常重要。「因為生活上要控制好自己的生活習慣,如控制體重、做運動、飲食上三低一高、有足夠休息,如有吸煙習慣就要戒煙等。」他強調:「無論病人吃藥與否,這些生活習慣都必須遵從。若改變了生活和飲食習慣,高血壓情況仍持續,就需要同時進食藥物去改善。」

縱然不少血壓高的成因是源於不良的生活習慣,如吸煙、飲酒過量、睡眠不足、飲食不健康等,但同時亦有一種成因為「繼發性高血壓」。「可能是心臟、腎的問題或內分泌失調等,因為病變而引致血壓升高。所以診治時也要考慮是否有這些情況,如果找出病因並成功根治,就能順利幫助患者改善血壓高的問題。」

本港不少患有高血壓的人士因而需要長期服食藥物,以維持一個較低及穩定的血壓。但原來並非所有高血壓患者,都能通過藥物來降低血壓。

醫學上我們會稱為「頑固性高血壓」,簡單而言,就是當患者服用3種或以上的血壓藥,仍然未能將血壓控制在以上的合理水平。同時其中必然已包括有去水成分的藥物、而且已是病人可以承受的最高劑量。

頑固性高血壓顧名思義,代表病人的高血壓情況相當頑固,以致藥物亦難以有效降緩。

頑固性高血壓在兩種情況下較常見,一是病人一開始食1至2種藥時控制得不錯,後來因為生活上的變化,如體重上升、壓力驟增等,而令病情變得嚴重,需要加至3至4種藥;又或是病人一來到檢查上壓就已經有200,很明顯知道1至2種藥是降不下來,而很早就要去食3至4種藥才能有效。

最新影片推介:【TOPick柴犬追星】Anson Lo重視人際溝通 彼此增加了解免矛盾

按醫囑吃藥方見效

說到吃藥,張醫生指病人是否有良好的吃藥習慣也是關鍵。「病人有沒有乖乖吃藥,是不是按時吃藥、或有沒有吃足,也很重要。因為當我們開了3至4種藥,但原來病人時吃時沒吃,或只吃一、兩種,然後血壓沒有控制好,醫生又沒有仔細問診,便會誤以為藥效不夠,繼而再加藥。所以作為病人應按時按量食藥,醫生也要仔細問清楚食藥情況,才能有最適合的治療效果。」

曾有任職傳媒行業、工作忙碌而且壓力大的頑固性高血壓病人,長期被高血壓問題困擾,需要進食2至3種藥。他改服用混合藥將藥量減到1至2種,即一隻藥可包含幾種藥效,再改善生活習慣,勤做運動減輕體重,同時注意休息和壓力。大約1至2年後,血壓情況大為改善。這其實也反映了減少藥種相當重要,一來藥物難免有副作用,二來病人長期要服食多種藥物也會影響心情,間接會抗拒食藥。

記者:王嵐